2009年:中国新医改艰难起步
在医院的报销窗口,江西新建县溪霞镇农民徐日升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数着一沓钱。对于这位中国中部省份的农民来说,这些钱相当于他全家半年的收入。
2009年底,徐日升的妻子因急性前列腺炎住院7天,总共花费6900多元,出院结账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了近4000元。
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2009年,承载着13亿人希望的中国新医改艰难起步。
在中国,已经有8.33亿农民参加新农合,这意味着90%以上的中国农民看病可以报销,再加上参加中国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的3.9亿人,2009年底将有超过12亿的中国公民能够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中国通向全民医保的轨道已经铺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说,“全民医保”正是中国以往医改未能突出的地方,也是中国新医改方案论述最为清楚的亮点内容。
2009年4月,酝酿了2年多时间的中国新医改方案,顶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寒风出台。方案中明确,未来3年,中国将投入8500亿元推进新医改,其中包括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等内容。
专家指出,此举既体现了中国政府改善民生、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努力和决心,也显示了中国政府挑战世界级难题的可贵勇气和智慧。
放眼世界,医改是各国都没有很好解决的难点,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但面对这一世界“顽疾”,中国政府没有退缩、回避,而是开出了一张中国“处方”。2009年中国已投入1197亿元推进新医改各项措施的落实。
这一年来,不仅“全民医保”在中国露出曙光,还有许多城乡居民享受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阳光。
12月8日,记者在一间昏暗的房子里,看到81岁的万兰妹在扫地,而几个月以前她还因患白内障而难以自理。这位农民由于付不起手术费用而忍受了15年的黑暗。
作为新医改方案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举措之一,2009年中国启动一项工程,为百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复明手术。万兰妹就是这项工程的受益者,对此她感激不已。
同时,中国还实施了免费为儿童补种乙肝疫苗,为妇女进行宫颈癌、射精过快早期检查等多项公共卫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