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分类详讲
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群,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含义,包括:①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②排便困难合并一些特殊的症状群,如长期用力排便、直肠处有坠胀感、排便不完全或依靠手法帮助排便;③7d内排便次数少于2~次。
便秘是最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状,但它对健康的危害常被忽视,因为它很少导致住院治疗或死亡。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求治便秘的患者越来越多。
国外文献上常用慢性顽固性便秘或特发性便秘作病名,但其确切概念很难描述,多从经验上或实用上而来。 “慢性”一般病史至少有2a,或从年幼就发病;“顽固性”意指经一般药物及非手术治疗很难奏效,常需手术治疗;“特发性”这说明目前对便秘的原因及流行病学了解不全面。
便秘的分类方法较多,根据病因分为继发性便秘和原发性便秘(特发性便秘)。 继发性便秘包括药物性、外伤性及先天性等。 特发性便秘由于病因不清,治疗又困难,因此又称为“难治性”或“原发性”。
一般严重慢性便秘分为4类:①慢运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结肠慢运输型便秘)29例(0。5%):结肠运行异常缓慢,但盆底肌功能正常;②盆底肌功能不良(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或称出口处梗阻型便秘7例(2。%):结肠运行正常,盆底肌功能异常;③结肠慢运输型便秘+PFD 4例(5。%):结肠运行异常缓慢,盆底肌功能也异常;④肠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97例(7。%):结肠运行和盆底肌功能均正常,此类便秘不需手术治疗,属内科范围。
以上说明:结肠和(或)盆底肌功能异常者仅0例,占29%,其中结肠慢运输型便秘,PFD和结肠慢运输型便秘+PFD各占0。5%,2。%及5。%,可见适合手术治疗者不多。 以往的研究未对便秘病例进行分类,以致各家报道的手术效果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