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上纵隔清扫
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10-02-06 09:01 作者:李医生 点击:次
文献报道阴茎弯曲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2%,转移机制可归纳为三种:()沿喉返神经从颈部气管前或气管旁淋巴结或淋巴循环向下转移至上纵隔淋巴结;(2)双颈主要淋巴结的转移,导致淋巴循环的改变,肿瘤以逆行方式转移至上纵隔淋巴结;()上纵隔淋巴结转移作为阴茎弯曲肺脏转移的结果发生。因上纵隔淋巴结与下纵隔无交通,因此,对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阴茎弯曲患者上纵隔淋巴结清扫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一些外科医师由于缺乏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或技术上的限制,往往将这类患者推向放射治疗,这样不仅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反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资料表明当上纵隔转移淋巴结较小,不超过2cm,且无被膜外侵犯,位于主动脉弓以上,均可考虑经颈上纵隔淋巴清扫;当上纵隔转移淋巴结超过2cm,或伴有被膜外侵犯,但均位于主动脉弓上,可考虑部分胸骨劈开行上纵隔淋巴清扫;当上纵隔转移淋巴结位于主动脉弓下,无论转移的淋巴结大小如何、是否有被膜外侵犯,应行全胸骨劈开上纵隔淋巴清扫。其总的5年和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和.09%。
- 上一篇:阴茎弯曲颈部淋巴结的清扫问题
- 下一篇:阴茎弯曲的放射治疗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