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男科医院(吉安现代医院)于主任剖析“国内治疗肛裂的现状”
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09-10-14 15:27 作者:李医生 点击:次
统计近年发表于中国肛肠病杂志有关治疗肛裂的文章达9篇。其中各式切断内括约肌的共50篇(54%)。在肛裂下注射各种各样药物者有4篇。其余各篇除外科成形手术、利用光电机械治疗之外均属保守治疗。近来对国外报道很多的局部三硝酸甘油酯(GTN)治疗方法有5篇报道。据说对初期肛裂效果很好。但是局部应用肉毒杆菌毒素(batalenum toxin)和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凝胶(nimodipcnegel)在国内未见报道。
栉膜带学说的再讨论
9年作者在一篇综述中介绍了国外关节栉膜带学说和肛裂基底部肌肉属性的讨论。现在温习上述90多篇文章中看到不少作者仍然坚持在肛裂手术中切断栉膜带和外括约肌的观点。由于实验经验不同,这种认识上的问题是必然会存在的。但是早在50年代栉膜带学说和括约肌属性就已被新观念代替。CN Morgan等说Miles的“栉膜带学说在圣·马可医院从未被人们接受过”,50年代Esehammer、Goligher等人的研究证明,栉膜带实际上是有些纤维化了的内括约肌,肛裂手术时切断的的决不是外括约肌。圣·马可医院的Hamburg形象地比喻内外括约肌外观上的区别是象鸡胸肉和鸡腿肉的差别一样容易辨认。CN Morgan纠正了他早年和Milligan一起把内括约肌下缘误认为外括约肌的事实,他的结论说“栉膜带”一词在肛肠科著述中可以不再使用。并“提请人们注意对肛门部肌肉的认识上普遍存在的错误”。据我们的临床观察,切断内括约肌后只能看到光滑的膜样组织,根本看不到被形容为鸡腿肉样的外括肌。此时的外括约肌在麻醉状态下和手术牵拉与扩张已被推出手术野之外。切开外括约几乎是不可能的。椭圆型外括约肌皮下部分在肛门后的三角形水平间隙内很难切到任何肌肉。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