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便血的九大罪首
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10-09-10 09:49 作者:sniffer 点击:次
儿童出现便血,多由直肠息肉引起,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儿童出现阵发性腹疼、右下腹部可摸到肿块、血便呈果酱状,则应高度警惕小儿肠套叠的发生。成年人出现粘液状血便,并伴下腹部痛疼、便频等症状,一般多是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症状。便血呈鲜红色,常挂于干硬大便的一侧,大便后肛门出现周期性痛疼的,多见于肛裂。现让专家来说说引起便血的九大罪首。
引起便血的九大罪首:
.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期有腹痛、腹泻,常伴有里急后重。大便一般为黏液脓血样便,重者可为血水样便。
2.细菌性痢疾:大便常为脓血样,每次量不多,常伴有里急后重感;慢性期为间断性发作的黏液、脓血便。
.痔核或肛裂、肛瘘:血色一般为鲜红,且与粪便不相混,也不含有黏液,表现为大便后滴鲜血,尤在硬结大便时更易发生。
4.血吸虫病:有疫水接触史,常表现为慢性腹泻,大便呈脓血样或为大便带血。
5.阿米巴痢疾:大便多呈果酱样,或呈暗红色,量较多,常伴有脓性黏液,患者多有发热、腹胀、腹痛及里急后重表现。
.前列腺脓肿:中年以上患者,有大便习惯的改变,腹泻或便秘,大便变细,粪便伴有黏液脓血时应疑及前列腺脓肿的可能,少数患者可仅表现为固定性的腹部疼痛。
7.直肠、结肠息肉:直肠、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息肉时,表现为大便外附有新鲜血液,血液与粪便不相混为其特点。
.肠套叠:排出黏液血便,常不含大便。
9.梅毒:凡5岁以上的患者,患有慢性腹泻或有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样便,伴有里急后重,经一般抗炎等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有梅毒的可能。
大便出血怎么治疗好?
要治疗大便出血应及时的检查明确病情才能对症治疗,在便血的检查方面,采用了韩国肛门镜和日本无痛电子肠镜共同检查,以明确直肠肛门部位及结肠部位的疾病.
- 上一篇:大便出血可能是哪些疾病?
- 下一篇:酒后便血的几个原因